资讯 新闻 正文

Chainalysis:美国监管正为银行数字资产活动开绿灯

2025-05-23 18:29:34

来源:Chainalysis;编译:五铢,金色财经

美国联邦银行监管机构已撤回此前关于加密资产的联合声明,赋予银行更大的自由度来参与数字资产业务。这些机构强调,他们致力于促进创新,并使预期与市场变化保持同步——他们认识到区块链作为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增长的作用。这为传统金融机构 (FI) 打开了大门,使其能够以更少的监管障碍进入数字资产领域。

2024 年 4 月 24 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美联储和美国货币监理署 (OCC) 宣布撤回此前关于银行参与加密货币资产和相关活动的声明。

此前,监管机构施加了严格的监管要求,尤其针对加密货币相关存款的波动性,并制定了严格的流动性管理规定。现已撤回的 2023 年发布的监管声明,实际上为考虑参与加密货币的银行设置了警示壁垒。虽然这些建议并未完全禁止,但对银行提出了强有力的监管警告:

随着这些声明的撤销,银行现在可以更灵活地参与加密货币市场,只要它们保持良好的风险和合规实践——此举承认了加密货币日益增长的合法性和客户对数字资产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各监管机构均已做出具体调整,消除了此前银行参与数字资产业务的障碍:

这一监管转变对考虑进入数字资产领域的美国银行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

简化市场准入:通过取消事先通知和审批要求,监管机构减少了银行提供加密服务的阻力,从而加快了市场准入速度,增强了竞争力。

扩大允许的加密业务范围:银行现在拥有更清晰的自主权,可以参与一系列此前受监管不确定性影响的加密业务,包括托管服务、支付和分布式账本应用。

扩展对加密客户的服务:金融机构可以更自信地为加密领域的企业(包括交易所和稳定币发行商)提供银行服务,从而开拓新的客户群体和收入机会。

尽管监管方面已做出明确规定,但仍存在一些重要问题,预计将出台进一步的指导意见:

尽管监管有所放松,但监管机构仍在强调妥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银行必须确保:

尽管美国监管机构历来对银行加密货币业务和提供托管服务持明确谨慎的态度,但近年来,许多国际同行采取了更为中立甚至支持的立场。例如,2023年,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指引,鼓励银行向受监管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提供银行服务。同样,南非、尼日利亚和阿联酋的央行也发布了指导意见,指导银行在参与加密货币生态系统时管理金融诚信风险。阿联酋、新加坡和香港的监管机构已表示愿意允许银行发行稳定币,这反映出它们对金融领域负责任创新的更广泛开放态度。

然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银行可能仍面临即将出台的全球标准的一些限制。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一直对无需许可的区块链相关风险加剧表示担忧。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巴塞尔关于银行加密资产风险敞口审慎处理的准则——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成员已同意在2026年1月1日前实施——将对资产负债表上持有无需许可的区块链资产的国际活跃银行施加严格的资本要求。

虽然这些标准主要针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银行,但在实践中,许多司法管辖区也将其适用范围扩大到大型或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国内银行。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巴塞尔标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通过国家监管来采用,而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延期、修改或仅部分实施。一旦全面实施,这些资本要求可能会使银行大规模开展某些加密活动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例如以加密抵押品进行贷款和持有稳定币。

有意向开展数字资产服务的银行应充分利用新的监管环境,制定结构化、可扩展的加密货币应用方案。随着准入门槛显著降低,金融机构在构建和扩展数字资产产品方面拥有更清晰的路径。

成功取决于周密的执行力、强大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严格的合规性:

此次监管转变代表着美国银行业格局的变革时刻。经过多年的谨慎和限制,监管机构如今赋予银行更多自由,探索加密货币机遇,并期望其进行负责任的创新。

数字资产的大门如今正敞开,阻碍创新的监管障碍也越来越少。